一、项目概述 在当今数字化、智能化浪潮席卷全球的背景下,各行各业对计算能力的需求呈指数级增长。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等前沿科技的迅猛发展,使得高性能计算资源成为推动科技创新、产业升级、社会进步的关键引擎。本方案旨在打造一个预算为 1.5 亿元的智算中心,为科研机构、高等院校、企业等提供强大的计算支持、海量的数据存储与高效的数据处理能力,助力区域乃至国家在科技前沿领域取得突破,加速数字经济的腾飞。 二、建设目标- 计算能力卓越:构建超大规模高性能计算集群,具备行业领先的浮点运算能力,满足复杂科学计算、大规模人工智能模型训练等高性能计算需求,跻身全球顶尖智算中心行列。
- 存储资源充裕:打造超大容量、高可靠性的存储系统,实现海量数据的长期存储与快速访问,保障数据资产的安全与完整性,存储容量达到 EB 级以上。
- 网络架构先进:搭建高速、低延迟、高扩展性的网络架构,确保数据传输的高效性与稳定性,支撑大规模数据交互与协同计算,网络带宽达到 100Gbps 以上。
- 安全保障全面:构建全方位的安全防护体系,涵盖数据安全、网络安全、系统安全等,有效抵御各类安全威胁,确保智算中心的稳定运行,达到国家最高安全标准。
- 服务功能完善:提供便捷的用户接入、任务管理、监控与可视化、数据分析与挖掘等服务,降低用户使用门槛,提升用户体验,满足不同用户群体的多样化需求,打造一站式智能服务平台。
三、需求分析(一)计算需求- 科学研究计算:物理、化学、生物、天文等基础科学研究领域,需要进行大量的数值模拟、数据分析与理论计算,如粒子物理模拟、基因组学研究、宇宙演化模拟等,对计算精度与性能要求极高,需配备高性能 CPU 与 GPU 资源,以及专用的科学计算软件与工具。
- 工程仿真计算:航空航天、汽车、建筑、能源等工程领域,需借助计算仿真技术对复杂系统进行建模与分析,如飞行器流体动力学仿真、汽车碰撞模拟、建筑结构强度分析等,以优化设计方案、缩短研发周期、降低成本,需具备强大的并行计算能力与高效的仿真软件支持。
- 人工智能训练:深度学习、机器学习等人工智能模型的训练过程涉及海量数据处理与复杂的神经网络计算,需要大量的 GPU 资源加速训练进程,提升模型的智能水平与应用效果,同时需提供丰富的 AI 开发框架与算法库。
(二)存储需求- 数据容量巨大:随着数据采集技术的进步与业务规模的扩大,科研数据、业务数据、多媒体数据等呈爆炸式增长,智算中心需具备 EB 级甚至更高的存储容量,满足长期数据存储与备份需求,为海量数据提供充足的存储空间。
- 数据类型复杂:数据类型涵盖结构化数据(如数据库表格)、非结构化数据(如图像、视频、音频)以及半结构化数据(如 XML、JSON 文件),存储系统需兼容多种数据格式,支持高效的数据管理与检索,满足不同业务场景的数据存储需求。
- 数据访问高效:实时数据分析、高频数据交互等业务场景对数据访问速度要求极高,存储系统需支持快速的数据读写、传输与检索,保障数据的及时可用性,避免因数据访问延迟影响业务效率。
(三)网络需求- 内部数据传输高效:服务器集群内部、服务器与存储设备之间需进行大规模数据传输,网络需具备高带宽、低延迟特性,确保数据传输的高效性,避免因网络瓶颈影响计算与存储性能,内部网络带宽需达到 100Gbps 以上。
- 外部用户接入稳定:用户通过互联网或专线接入智算中心,网络需稳定可靠,支持高并发用户访问,满足不同用户的数据传输需求,保障用户业务的连续性与稳定性,外部网络带宽需达到 10Gbps 以上,以应对大规模用户访问与数据传输需求。
(四)安全需求- 数据保密性:用户数据涉及商业机密、科研成果、个人隐私等敏感信息,需确保数据在存储与传输过程中的保密性,防止数据泄露与未授权访问,采用数据加密、访问控制等技术手段,以及严格的管理制度与操作规程。
- 系统稳定性:智算中心承载关键计算任务与海量数据,系统需具备高可靠性,保障业务连续运行,减少因系统故障导致的业务中断风险,采用冗余设计、故障转移、灾难恢复等技术措施,确保系统的稳定运行与数据的完整性。
四、总体设计(一)架构设计- 基础设施层:包括机房建设、电力供应、制冷系统等。机房需符合国际高标准,具备优秀的防尘、防震、防火、防水等性能,保障设备安全运行;电力供应采用多路高压供电,并配备大容量 UPS 系统与柴油发电机,确保电力的稳定与持续;制冷系统采用先进的水冷系统或精密空调,实现高效的热管理,维持机房恒温恒湿环境。
- 计算层:由超大规模高性能计算集群构成,包括 CPU 集群、GPU 集群、异构计算集群等,满足不同计算任务的资源需求。集群采用高密度服务器架构,配备高性能处理器、大容量内存、高速存储接口与专用计算卡,实现强大的并行计算能力,集群规模可达数千台服务器,计算能力达到每秒数千万亿次浮点运算。
- 存储层:采用分布式存储架构与 SAN 存储架构相结合的方式,部署大规模存储服务器与高性能存储阵列,实现数据的分布式存储、集中存储与备份。存储系统支持多种存储协议与接口,满足不同数据类型的存储需求,提供高可靠性的数据存储服务,存储容量达到 EB 级以上,可扩展至 PB 级。
- 网络层:构建核心 - 汇聚 - 接入的三层网络架构,核心层部署高性能核心交换机与路由器,汇聚层与接入层交换机根据实际需求合理配置,确保网络的高效传输与稳定运行。同时,部署网络优化设备,如负载均衡器、CDN 加速器等,提升网络性能与用户体验,网络带宽达到 100Gbps 以上,可扩展至 400Gbps。
- 应用层:为用户提供计算资源申请、任务管理、监控与可视化、数据分析与挖掘等服务,打造便捷的用户接入与管理平台,简化用户操作流程,提升用户体验。同时,集成各类应用软件与开发工具,满足不同领域的专业计算需求,提供丰富的应用生态与技术支持。
(二)设备选型与配置- 服务器:选择国际知名品牌的高性能服务器,如 IBM Power System、HP ProLiant、戴尔 PowerEdge 等,配置高性能 CPU(如 IBM Power9、Intel Xeon Scalable、AMD EPYC 等)、大容量 DDR4 内存、高速 NVMe SSD 与 SAS 硬盘、专用 GPU 卡(如英伟达 Tesla V100、A100 等)以及 FPGA、ASIC 等异构计算加速卡,满足不同计算任务的资源需求,服务器数量可达数千台,形成超大规模计算集群。
- 存储设备:采用分布式存储系统,如 Ceph、Hadoop HDFS 等,部署大规模存储服务器,配置大容量硬盘与高速缓存;同时,部署高性能 SAN 存储阵列,如 IBM DS8000、HP 3PAR 等,提供高可靠性的集中存储与备份解决方案,存储设备数量可达数百台,存储容量达到 EB 级以上。
- 网络设备:核心层交换机选用高性能设备,如 Cisco Nexus 9000、华为 CloudEngine 12800 等,汇聚层与接入层交换机根据实际需求选择合适型号,确保网络的高带宽与低延迟。同时,部署防火墙、负载均衡器、CDN 加速器等网络优化设备,提升网络性能与安全性,网络设备数量可达数百台,构建超高速、低延迟的网络架构。
- 安全设备:部署入侵检测系统(IDS)、入侵防御系统(IPS)、防病毒软件、数据加密设备、身份认证系统等安全设备,实时监测与防御网络攻击,保护系统安全。同时,建立完善的安全管理体系,制定严格的安全策略与操作规程,确保数据与系统的安全性,安全设备数量可达数十台,全方位守护智算中心的安全防线。
五、预算分配
|